(圖/售票口,攝於天鵝堡)

這一天可以說是我整個德國行最期盼的一天
一直以來,只能在報章雜誌或電視媒體看到的天鵝堡終於能一睹廬山真面目
可惜的是,這邊的古堡內都禁止拍照,所以沒法分享內部的照片給各位朋友了


(圖/舊天鵝堡,攝於天鵝堡)

新、舊天鵝堡其實都在同一個區域內,位於不同的山頭遙相對望
新、舊天鵝堡分屬父子兩人,不過兩邊的門票卻是分開賣的
而且參觀時間必須先選定,買票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兩邊路程的時間喔!


(圖/瑪利恩橋,攝於天鵝堡)

前往新天鵝堡必須先搭公車或是馬車上山,我們上山的時候選擇的是公車
終點站便是在這裡--瑪利恩橋
其實這邊距離天鵝堡大約還有15分鐘的路程,卻是遠眺欣賞新天鵝堡最棒的地點!


(圖/草原,攝於瑪利恩橋上)


(圖/新天鵝堡,攝於瑪利恩橋上)

這座瑪利恩橋橫亙於兩座山脈之間,不過卻能夠完整的從側面欣賞整座新天鵝堡
所以各國的遊客在這裡無不駐足良久,快門聲在耳邊此起彼落
許多的明信片、網誌照片其實大多是從這個角度拍攝的
當然我也不例外囉!


(圖/新天鵝堡,攝於瑪利恩橋上)


(圖/深谷,攝於瑪利恩橋上)

不過這座橋的高度實在驚人,對於有著嚴重懼高症的我來說實在是嚴峻的挑戰
所有的照片我都是大著膽子站在橋中間,靠著不斷深呼吸讓握相機的手不致顫抖
才能夠有這些照片出現...(突然覺得外景節目主持人好勇敢喔.....)
此時旁邊的日本大叔突然發出慘叫,看他跪趴在橋上
好像幫同行的女性友人拍照時,顧著取景沒注意到橋的木板並不平整
一時踢到跌倒了....他大概以為自己要摔下去了吧....
不過人很安全,手上的相機卻代替他墜落到深谷之中......
只能說出去玩還是要多注意,不要美景在前卻忘了自身安全阿~~~~
(我:老婆,看到沒,出去玩還是要小心阿~~~~)


(圖/舊天鵝堡,攝於天鵝堡)

離開瑪利恩橋前往新天鵝堡的路上,可以看見舊天鵝堡在另一端與我們相望!


(圖/隱於樹林中的新天鵝堡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城牆,攝於天鵝堡)

沿著城牆,來到新天鵝堡的大門下
巍峨壯闊的氣勢,令人不自禁的低頭而入


(圖/城門,攝於天鵝堡)

進入城門,便見到聳立眼前的高塔之一,這邊便是遊客們等待入場的地方
裡面會發給每人一台導覽解說機,解說除了德語是全天都有
其他語言必須要慎選時段才有喔(我們這次的有中文導覽,幸運~~~)


(圖/堡內一景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馬車,攝於天鵝堡)

下山要離開新天鵝堡的時候,我堅持要搭馬車
一方面是累了,一方面也是一種體驗
爸媽一開始碎碎念花這麼多錢,不過路上卻一直說坐對了
因為走下來回到一開始搭公車的地方真的還滿遠的阿
而且老爸大概太高興了,到了還堅持要再上車拍一張照
結果被底下等的其他遊客誤以為老爸要插隊搭車ㄌㄟ~~~~
(兩個標準愛念愛嫌又愛玩的老人家.....╮(﹀_﹀")╭)


(圖/老爸搭馬車英姿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舊天鵝堡,攝於天鵝堡)

舊天鵝堡又稱高天鵝堡,是路德維西二世他老爸建立的
當然外觀就沒有那麼氣派,而且也感覺蒼老了點
不過進入內部參觀後,我比較喜歡舊天鵝堡的內部,多了一分溫暖、古典
新天鵝堡雖然壯觀華麗,不過就是感覺像炫富的少爺
打造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,卻少了點更深的內涵


(圖/舊天鵝堡側面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舊天鵝堡一景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舊天鵝堡前庭園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阿爾普湖,攝於天鵝堡)

欣賞完這兩父子的宮殿後,我們在園區內的湖畔餐廳用餐
其實此時天氣已經開始轉陰,用餐到後來還稍微飄起雨了呢!


(圖/餐廳招牌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用餐區,攝於天鵝堡)


(圖/雞排,攝於天鵝堡)

我點的中規中矩的一道菜!絕對是今天中午最正常的一道!
(看到下面就知道有多不正常了.......)
雞排肉的外層裹著蛋皮,略鹹的調味本來應該十分膩口
不過搭配上旁邊微酸的番茄紅醬卻起到了非常好的平衡
一旁的奶油馬鈴薯真的是好吃,歐洲人真是料理馬鈴薯的天才


(圖/德式香腸沙拉,攝於天鵝堡)

老婆點的,就那麼一根......矗立在盤中......
香腸是很夠味,配上黃芥末頗有美式的風格
比較令我難忘的是中央的沙拉,不起眼的蔬菜上淋著有點甜的醬汁
那醬汁略帶濃稠的感覺跟甜甜的滋味倒是滿不錯的喔!


(圖/魚,攝於天鵝堡)

老爸點的白肉魚,就只看到這隻魚躺在盤子中央.....肚子裡塞了一堆香草...
(如果這不是餐廳我會以為我在CSI犯罪現場的攝影棚.....)
老實說,歐洲的海鮮都比較腥,我還是喜歡我們基隆海產店的生魚片啦~~~


(圖/教堂外觀,攝於威斯教堂)

下午,我們來到了富森近郊的威斯教堂
教堂前那一片翠綠的草原讓老婆直呼想在上面奔跑
果然不負老婆大學時的外號:雄獅!(老婆:嘎吼~~~~~)


(圖/草原,攝於威斯教堂)


(圖/蠟燭,攝於威斯教堂)


(圖/雕像,攝於威斯教堂)

教堂內非常的安靜肅穆,有許多虔誠的信徒坐在位子上禱告著
歐洲的教堂跟台灣的寺廟有一點相同,就是有非常多的藝術巧藝展現在其中
不論是雕塑,或是牆上的壁畫,都可以看出當代工匠的細膩與卓越的才華


(圖/中央祭壇,攝於威斯教堂)


(圖/側邊雕塑,攝於威斯教堂)


(圖/屋頂壁畫,攝於威斯教堂)

傍晚,我們回到了富森市區,本來想再去富森市區的一間城堡
無奈突然下起大雨,大雨不夠還下起了冰雹(老婆從雨神進階為冰神了....)
可惜當時相機為了避免碰水收了起來,沒拍到這紀念性的一刻.....
所以我們趁著一個雨勢較小的空檔,我衝回旅館內拿雨傘救回大家
然後繼續吃我們最愛的中國料理,沒錯,就是上一篇文章中的中國餐廳喔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usa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