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的三年級下午去看考場
還記得中午
校長、主任們才剛苦口婆心的叮嚀完畢
結果在接近放學的時候
傳回了有學生違規的消息:無照騎乘機車

很巧的
這些無照騎乘機車的學生
都是學務處的常客
在導師熱心的指認及提供資訊下
我們很快的掌握了學生身份
並且聯繫家長

不過
這些學生
剛好都有許多的「過」累積在身上
也剛剛好都在能否畢業的門檻邊緣
加上了這一次的違規事件
很可能就是害他們領不到畢業證書的最後一根稻草

然而,與家長聯繫的過程
令我在想:出問題的教育可能不只現在,而是從很久前就有了.....
因為這些家長的反應有:

一、省話一哥型:
母:老師,我管不動我家小孩啦,這種事你都跟他爸爸講就好了
我:那孩子的監護人是?
母:我阿
我:那您就有責任跟義務要管教你家小孩
母:..........。反正你跟他爸爸講啦

GOOD,換到老爸

父:我也不想管阿,這樣我也很無力阿。不然老師你講,你結婚了沒、有小孩了沒?
我:已婚,無小孩
父:對嘛!我能做的都做了阿,就是怕他偷別人的機車,所以給他機車騎...
我:我想這不是一個正當的理由
父:好啦好啦,你們老師願意聯絡我很感謝啦,不然你看你們要怎麼處理就處理啦,我要工作了...
我:!$$%︿&*)(*)﹍......

二、冷漠對應型:
母:我們家小孩又怎麼了?
我:您家小孩於看考場時無照騎乘機車,可能會......
母:喔,好,我跟他講
我:校方會依校規處理。另外貴子弟因為累積許多過,有可能會無法畢業,請家長多加叮嚀
母:喔,好,那我在跟他說
我:.........

三、不在乎過錯多少,只在乎權益沒有型:
我:貴子弟於看考場時無照騎乘機車,可能會累積滿三大過無法畢業...
母:那老師有沒有可以給他機會的辦法?
我:他自己完全不銷過,學校的行為也未改善......
母:你們老師要給他機會阿!
我:有,導師已經提醒他多次,而且也有改過銷過的機制,但是他自己卻在計算還差多少警告無法畢業.....
母:那這樣他回去要怎麼樣可以畢業.....
我:我再跟導師聯繫,不過要看他的在校行為是否改善....(媽的,機車事件都講不完......)


我不清楚這些孩子們在家中受到的對待與教育模式是什麼
但是我相信
有好的家庭教育,這個孩子不會壞,也不會走偏
太多太多的例子證明,家庭功能薄弱是摧毀孩子最快速的元兇
而大多這類孩子對於家長的叮嚀(或是說家教)
也只是當成「家叫」(家裡叫叫)而已.....

可是令人莞爾的是
當自己的孩子無法畢業
家長卻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為何無法畢業
只在乎「如何幫他畢業」
對於教師的尊重就不見了
只能不斷的「叫師」(叫你給他畢業就對了啦)


這幾天
接觸了這些家長
雖然說我還不知道我未來要當怎樣的家長
可是我已經知道我不要當怎樣的家長了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ausai12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